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眾網
朱延魯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近日,關于未成年人騎速降自行車在街頭危險“炫技”的話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據荔枝新聞等媒體報道,當前,速降自行車受到不少未成年人的喜愛,與此同時,一些與未成年人騎行速降自行車相關的視頻也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視頻中,有的騎行者在街頭表演著包括臺階俯沖在內的各種危險動作,既沒有戴好護具,也無視往來人流,可以說,不僅將自身置于危險境地,也嚴重威脅著周圍行人的人身安全。
說實話,速降自行車作為一種極限運動的專業裝備,與普通的自行車不同,不管是在設計理念上,還是在車架結構、運動特性上,都不太適合未成年人騎行。更何況,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是不能在公路、城市道路等地方騎自行車的。暫且不說視頻中的這些未成年騎行者是否年齡都“達標”,即便年齡符合條件,根據相關規范和常識,他們騎行速降自行車也應當去專業場地、佩戴好專業的防護設備,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而不是在城市街頭、人群之中肆意“炫技”。
顯然,他們之所以冒著自己被摔、撞倒路人的風險在大街上表演,并錄制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既有風險意識不足的原因,也有炫耀車技、博取關注、滿足虛榮心理的因素。殊不知,無論騎行表演多么出彩,安全才是最“酷”最“帥”的姿態。這樣的冒險之舉,除了增加自身和周圍行人的危險系數外,經過網絡傳播之后,還會給更多人特別是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造成誤導,讓他們形成認知偏差,出于模仿心理或追求刺激而復刻視頻中的危險動作,從而帶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更為重要的是,當“冒險炫技”被包裝成“勇氣象征”并獲得流量認同和獎勵時,還會進一步削弱未成年人的風險意識,在未成年群體中催生出更多像臺階俯沖一樣的危險場景,其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守護好未成年人的騎行安全,要對這些危險的街頭“炫技”行為進行有效制止,同時,更要及時阻斷相關內容視頻的上線與傳播。網絡平臺除了強化內容審核機制,擰緊風險過濾的“閥門”外,不妨主動向那些對騎行感興趣的用戶特別是未成年群體推廣正確安全的騎行方式,引導他們到專業場地騎行速降自行車,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逐漸提升技能。另外,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也應當對其加強安全教育,提升他們的風險意識,及時發現并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當然,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強對速降自行車市場的監管,嚴格規范商家們的宣傳行為,并對像在大街上表演臺階俯沖這樣威脅公共安全的行為加強執法力度,明確懲戒措施,從制度和法律層面遏制類似的危險行為。
未成年人的健康安全成長關乎家庭幸福和社會未來,只有真正重視起他們在危險騎行中的各種風險隱患,共同出擊、共筑防線,才能為其營造起更加安全的成長空間,才能讓每個孩子更好地在平安中探索興趣、抵達未來。
責任編輯:牛樂耕